查看原文
其他

电影院,步履不停

剥洋葱 剥洋葱people 2023-01-27

电影对他们而言,是和食物一样的必需品,是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信念,“他们觉得只要身体是健康的,就应该见证这样一个重启的时刻,这就是影迷和艺术影院的亲近感。”电影放映前,巨大的银幕上是温暖的橙色背景,写着“光影不止,步履不停”。


2022年12月10日,首都电影院,首都电影院工作人员引导观众扫码入场。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


文丨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
编辑丨陈晓舒‍
 校对丨杨许丽‍‍‍


本文4812 阅读9分钟

2022年12月25日,是焦维担任店长的影院由于疫情停业大半个月后,复工的第二个周末,两天售出的电影票超过一千张,是近两个月来最多的一天,比上周末翻了几乎一倍,也不断有人在前台购入3D眼镜等其他商品。


在这之前,他最头疼的事之一就是影院食品的过期处理问题。由于上座率的限制、疫情高峰时的闭店政策、出于防疫需求的“影厅内禁止饮食”规定等原因,保质期超过一年的瓶装饮料在仓库放到过期都是常事。而现在,连带着影院100米外的奶茶店老板都说,“这两天生意还不错,因为来看电影的人变多了。”


12月23日晚上,胡欣婷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连看了两部老电影。一部是一百年前的《劳工之爱情》,一部是14年前上映的日本电影《步履不停》,坐在放映厅的椅子上,看着眼前的大银幕,她久违地感受到了“观影的幸福”。



关灯的电影院

焦维从2022年初开始在九洲中原国际影城做店长,这家电影院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一座商场的四楼,影院有七个放映厅,总共能容纳800名观众。


12月25日,是北京市各娱乐场所因疫情停工后复工的第二个周末,一些商场已经人来人往,但这里依然没有太多顾客,偶尔有几位外卖员急匆匆到餐厅取餐,又迅速从电梯上跑下去。


2022年的新年档期,是当时这家刚刚开业的影院生意最好的时候,大年初一来看电影的人从前台一直排到十几米开外的电梯口,也有不少人因为“会员看电影35元起”的价格充值了会员卡,他们几乎买光了同楼层奶茶店的所有存货,只剩柠檬水。


当焦维觉得一切都要走上正轨时,疫情接二连三的暴发,让这家影院在开业的第一年就陷入了几乎无解的困境,他回忆,“有些人那时候充值的会员卡,到现在还没开卡,再也没有来过影院。”


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,一场电影能卖出十张票都是少见的“好业绩”。有些观众在电影放映前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买了票,会打电话来询问,“这场电影还能放吗?你们不会也给我退票吧?”有些影院为了节约成本,会取消这种只卖出一张票的场次放映,但焦维选择照常放映。


2022年12月25日,九洲中原国际影城前台旁,等待电影开场的观众。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摄


面对低迷的市场,节约成本几乎成了所有电影院运营的头号大事。焦维说,如果正常放映,一周的能源损耗都需要近一万元,在淡季,他选择上午不开业,下午开门后尽量少排几场放映,每小时薪资24元的检票小时工,除了周末他几乎不雇用,前台、零售、检票等工作由一个人来负责。但无论卖出几张票,影院都一直营业,除非防疫政策要求关停,他才能去申请一些房租减免等优惠。


今年是张博宇组织观影团的第三年,作为观影团的负责人,他既要和片方、影院沟通,也要和观众交流,过去的这一年,他觉得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电影行业的“最低谷”。


11月,他居住的小区由于疫情被封控,为了不耽搁工作,他找到了一家熟识的电影院住了几天。一住进去,他惊讶地发现,偌大的电影院几乎不开灯,内部是全黑的,他只能摸索着到处走,但影院的工作人员却可以毫无障碍地行动。询问后,对方告诉他,为了省电,电影院这两年都是这样过来的,会耗电的东西能关的都关掉,他们已经习惯了。


住到第六天,张博宇发现自己也已经适应了这种黑暗。



“请他们都不来”

焦维踏入电影院行业是2016年,后来的几年,他经历了中国电影最辉煌的爆发期。


他一开始的工作是负责推销影院的团体票,业绩最好的时候,他一个月营业额能超过百万,一天接了22场团体观影。尽管找这份工作的初衷是影院离家近,但他经常忙到无暇回家,凌晨三点,夜场结束,他还要再给工作收个尾。


从市场销售到经理,再到店长,他的职场之路看似一切顺利,但现在的收入比起之前却大大减少。很长一段时间,人们不敢也不愿走进影院。三年前,遇到火爆的片子,即使是熟人托他订几张票,遇到火爆的档期,他也爱莫能助。但现在,他有时会打电话叫朋友来看电影,“请他们都不来。”团体观影更是平均一个月只有一两场。


‍‍‍2022年12月23日,北京市某电影院前台,绝大部分场次卖出的影票都不足十张。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摄


尽管并不是因为喜欢电影才踏入这个行业,但他会尽量多参加片方举办的看片会,能够最大程度了解影片,制定最优的排片计划。7月,一部鲜少有人关注的小众文艺电影定档,他认真看完后,决定每天都给这部电影排片。由于影院的地理位置靠近居民区,受众几乎是固定的,久了就成了“熟脸”,但这部电影放映后,他开始在前台看到越来越多的陌生人,有人甚至是开车从十几公里外的地方专门赶来。一个多月后,由于在抖音上的爆火,其他影院也开始嗅到机会,想找焦维借放映的盘,但他也帮不上忙,根据规定,他早就把盘还了回去。


这是极少数的例子,绝大多数时间,他面对的是不够丰富的电影内容和不确定的定档日期带来的考验。9月,由王一博参演的《长空之王》宣布将在9月26日上映。影城的值班经理裴依菲是王一博的“铁杆”粉丝,上映前一天,她已经激动到班都快上不下去了,一心期待马上就要到来的首映。


然而第二天早上八点,她接到焦维的电话,《长空之王》撤档了。裴依菲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“天都塌了,可能是这辈子最难过的一天”,半年过去了,那张写着上映日期的电影海报还贴在她的办公室,谁都不能揭下来。


由于疫情的影响,片方顾虑多方面的因素,即使发布的上映日期都经过再三斟酌,但撤档已经成了十分普遍的现象。12月25日,由大鹏导演的《保你平安》半人高的海报依然被摆放在影厅入口显眼的位置,写着将于12月31日上映,但事实上早在四天前,电影《保你平安》已经今年第二次宣布撤档。


2022年12月25日,九洲中原国际影城观影厅门口,尽管《保你平安》已于四天前宣布撤档,但海报依然被摆在显眼的位置。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摄


裴依菲也能感受到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。在影院,总有观众在放映开始后才匆忙赶来,但疫情时期,行程码、健康宝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都是影院要检查的信息。在焦急的情绪下,偶尔会有观众把情绪发泄在检查的工作人员身上,有好几个小时工都曾经被骂哭。


“出入公共场合需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”政策开始实施的第二天,很多顾客的核酸证明都超了一到两天,因为不符合规定,她只能挨个办理退票,一天下来退了几十张票,“有一家人是特意赶过来的,就很生气,我完全理解,我也很想让他们看,但有什么办法呢?”



在不确定中坚持‍‍‍

12月1日,《航海王:红发歌姬》上映,彼时正是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期。随着电影院的陆续关闭,整个11月下旬都没有新电影上映。《航海王:红发歌姬》上映当天,北京只有六家影院可以购票,基本都位于石景山、平谷、通州等区。


张博宇在上映当天晚上选择了离他最近,位于通州的环球大道影院看了这部电影。观影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,但他一到影院门口,就看到一大堆人聚在一起,有不明所以的路人好奇地问他,“这里是有什么活动吗?”


更令他惊讶的是,在气温已经降到零下的北京,他甚至在影厅里看到有观众为了扮演电影中的人物,穿着拖鞋和大红色的九分裤来观影。他意识到这就是“影迷”的力量,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他们走进影院,进入另一个世界,寻求几个小时的“灵魂逃脱”。


12月7日,北京市电影局发布文件《关于进一步优化电影放映场所核酸检测查验等相关工作的通知》,宣布即日起,进入电影放映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扫码即可进入。配合着“新十条”的各项新规,疫情不再是人们走进电影院的阻碍。


12月16日,由詹姆斯·卡梅隆执导的电影《阿凡达2:水之道》上映。由于2009年《阿凡达》的上映在电影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所有沉寂了大半个月,刚刚复工的电影院都对这部续作翘首以盼。


2022年12月16日,电影《阿凡达2:水之道》在中国内地上映,市民经过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电影院的影片宣传大屏幕。图/IC photo


焦维也不例外,由于影院已经很久都没有放映3D电影,他为了保证放映不出问题,专门提前找来了一部3D电影调试放映机。


张博宇也从得知定档的消息就开始忙上忙下,组织首映观影,寻找影院合作。面对在疫情最严重时期上映的这部大片,很多观众买票也是思考再三,张博宇组织的首映场观影,“电影票一场退了60多张,但是会马上填起来,现场都是满的。”还有人来询问他电影院现在座椅是单号隔离还是双号隔离坐,“可能有人疫情这三年都没去过电影院。”


有的影院给《阿凡达2》排24小时的场,从早上九点开始放第一场,一直到凌晨5点的最后一场,三个多小时的放映后,再循环前一天。有的影院“阳”了的员工太多,仅剩的几个员工全部一起给3D眼镜消毒,因为下一场放映马上就要开始了。


但《阿凡达2》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,在经历了上映前几天的观影热潮后,在很多普通影院,尤其是工作日,买票的人依然不算多,焦维的影院也是如此。他开始反思,“疫情下,人们的观影习惯已经发生改变了。尽管这部电影给当下的电影行业带来了复工复产的新希望,但这到底是电影人的狂欢,还是观影人的狂欢?”



“光影不止,步履不停”

12月23日,中国电影资料馆在疫情关闭整整一个月后,终于重新开始放映。中午12点开始售票,当天晚上的放映场次便售出了101张票。


这大大超出了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的预期。他和策展团队为复工后第一场放映准备了两部电影,第一部是资料馆的镇馆之宝——中国现存最早影片的4k修复版,拍摄于1922年的爱情喜剧片《劳工之爱情》,另一部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《步履不停》,“是比较温暖的寓意,也是一个很好的彩头。”


沙丹了解这些影迷与资料馆之间的羁绊,好多影迷跟他说过,如果没有电影资料馆,自己可能就会离开北京了。电影对他们而言,是和食物一样的必需品,是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信念,“他们觉得只要身体是健康的,就应该见证这样一个重启的时刻,这就是影迷和艺术影院的亲近感。”电影放映前,巨大的银幕上是温暖的橙色背景,写着“光影不止,步履不停”。


胡欣婷一口气买了电影资料馆三张电影票。大学毕业后,尤其是疫情的这两三年,她很少来到这个偏远,甚至附近一两公里都很难找到餐厅的影院看这些旧电影。12月23日上午十点多,刚刚睡醒的她突然刷到了即将售票的消息,尽管早就在家看过《步履不停》,但她还是鬼使神差地蹲点按下了付款键。


2022年12月23日,中国电影资料馆停业一个月后第一天复工,放映前的荧幕上写着对“影迷”的寄语。受访者供图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
电影以前是胡欣婷的“精神按摩”,她会在直播间抢便宜的电影票,就算是不太喜欢的电影也想去“看个热闹”,会在北京电影节蹲点抢票,为了不错过好看的电影,她以前甚至会和朋友分头去看两部不同的电影,再互相告知对方值不值得去看。


这两年来,她的确也越来越少走进电影院。在她常用的购票软件上,从2021年5月到现在,走进影院观看的院线电影只有一部。


12月23日,她看到放映厅里的人并不多,她在购票时没抢到的一个位置,虽然卖出去了票,但直到放映结束都没人来。扫码进场后,每个人都戴着口罩,几乎没什么人咳嗽,大家安静地看完,再安静地各自离开。胡欣婷想到九年前,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,她在这里看了《天使爱美丽》,觉得非常幸福,时至今日,依然久违地感受到这种幸福。


比起商业电影院,资料馆的经济压力较小,沙丹很自信,“只要你放的电影够好,总有人会愿意来看电影。”为了鼓励更多人在身体健康后愿意走进电影院,资料馆新年前的放映场次,平均每场都降价了10-20元。


1月15日,电影资料馆计划放映新年前的最后一场电影,是一部叫做《好戏还在后头》的法国电影。在疫情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的现在,沙丹和策展团队要做的就是让大家在逐渐恢复的日常生活中,想起电影这门艺术,毕竟在新的一年,“疫情已经不能成为观众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的借口了。”


(应受访者要求,胡欣婷为化名)



洋葱话题
 你对此事怎么看? 

后台回复关键词 “洋葱君” ,加入读者群

推荐阅读

从香港“放开”的经历里,我们可以学到什么?

当机器人成为“面试官”

疫情下,和新冠赛跑的考研生


有你“在看”,我们会更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